当前位置:首页 >> 议政建言 > 大会发言 > 大会发言

向“融”求“新”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 



 
开发区联络委  任爱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,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”,并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也对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重要部署。加快宁句同城、聚力产业强市,是凝聚全市发展合力的最大共识,是推动句容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机遇,也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强动力。
近年来,句容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战略思维、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,紧扣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词,坚持“融入南京,接力镇江”不动摇,坚持产业强市“一号战略”不动摇,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跑出了互联互通、共建共享的高质量发展“加速度”,为“十四五”收官、“十五五”开局夯实了硬支撑。从人员流动看,随着宁句城际、沪宁沿江高铁开通和312国道快速化改造,宁句两地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。目前每天在句容、南京间通勤人数超16万人,S6线星期一至星期五日均旅客5.3万乘(次),双休日日均6.8万乘(次)。沪宁沿江高铁星期一至星期五日均旅客2787人(次),双休日日均3581人(次)。从产业承接看,紧扣“两群三链”“三带四组团”,深化探索“1+6”驻点招商、科技招商等路径,全市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一半以上来自南京,“研发孵化在南京、产业落地在句容”“总部在上海、生产制造在句容”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。从公共服务看,目前,句容人民医院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句容分院,句容大剧院是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实践基地,每年不少于50场演出。毗邻党建、跨界水体水质提升合作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。
虽然宁句同城化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优势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在新的背景与要求下,仍存在对接有偏差、融入有温差、发展有落差等问题,亟需我们继续保持政治定力、战略定力,扎扎实实、踏踏实实,用汗水把“自己的事”“我们的事”“大家的事”干好干出彩。具体来说,建议抓好“四个坚持”:
一、坚持从思想观念入手,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
句容对接南京的差距,从表象上看是政策、资源、力度上的差距,而根本上是思想、理念上的差距。要强化战略思维。坚持“跳出句容看句容”,充分认识到我们拥有弥足珍贵的政策、区位、生态、资源、成本等优势,自觉把工作放到长三角一体化、宁句同城化的大坐标、大逻辑中去谋划推进,进一步提升资金、产业与人才等优质资源的整合配置能力,力争更多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在句容汇聚奔流。要强化组团意识。同城化不能“单打独斗”,而要“呼朋唤友”。坚持要素向园区流动、政策向园区倾斜、服务为园区定制,聚焦“三带四组团”,以省高新区创建为契机,持续优化“一区四园一片区”管理模式,积极探索创新资源共用、载体共建、利益共享等机制和“飞地经济”等政策,避免同质化竞争,实现合作共赢。要强化融合观念。宁句在交通建设、文旅开发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往来频繁,两地发展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。要坚决“依靠南京、服务南京、做强自己”,主动靠上去、积极融进去,统筹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和规则标准政策“软对接”,加快协调解决跨区域事项推进过程中的问题,力争“高质量”越来越高、“一体化”越来越强。
二、坚持从科技创新入身,进一步加快升级转型
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“四个走在前”“四个新”“4+1”等重大任务,科技创新一直都是排在首位的。对于句容发展来说,在宁句同城化中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”,也是首选项、必答题。要聚力创新平台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,市场化盘活营运一批“形神兼备”的科创载体,加快完善“众创空间-孵化器-加速器-科技园区”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。加强与周边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,推动更多“从100到10000的产业化加速技术”在句容落地转化。要聚力创新主体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体量上推进规上企业、亿元企业、“链主”企业培植,质态上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、独角兽企业引育,路径上深化“智改数转网联”,力争在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主板上市企业上取得新突。深入实施国企国资改革,做强主业、提高竞争力。要聚力创新人才。更大力度集聚创新人才,深入实施“福地句才”,大力开展柔性引才、事业聚才,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、高校人才、产业技术人才落户句容。完善全方位、多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,让创新创业者更有融入感、归属感。
三、坚持从项目引育入局,进一步推进产业强市
都市圈同城化,产业协同发展从来都是“重头戏”。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既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,也是随中心城市成本抬升造成市场主体“溢出”的必然结果。要探索招引新模式。优化完善招商组织架构,配强招商力量,建立信息收集、联合研判、跟踪问效、督查考核全流程闭环工作体系,充分发挥发展促进会、商会协会和产业基金作用,持续深化驻点招商、科技招商、链式招商等模式,加快构建市镇联动、部门协同、内外统筹的招商新格局。要构建产业新体系。紧扣全市“两群三链”发展方向,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园区主导产业,着力突破一批符合园区产业发展的产业链、供应链上下游领军企业。前瞻谋划低空经济、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抢占新赛道、培育新动能。要强化攻坚新举措。聚焦有效投资、紧盯关键节点,更高质量运作重大项目推进专班,实行“在谈项目一企一人一条龙服务、在建项目一企一班全方位服务、投产企业一企一格经常性服务”,统筹做好环境容量、能源消耗、碳排放等全域要素保障,切实把主动服务、靠前服务贯穿到项目落地建设的全过程、各环节。
四、坚持从政策服务入心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
在一体化的大背景下,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,也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。要多些“呼风唤雨”。主动深入研究上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,把准改革的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,在政府职能转变、投资贸易便利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力度,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,积极探索具有句容特色的典型做法和优化举措。要多些“春风化雨”。统筹做好存量政策延续和省33条增量政策落实,加快推进“两重”“两新”落地见效,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、企业家沙龙等系列活动,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,探索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工作机制,为企业提供范围更广、层次更深的集成服务,实打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鼓励企业坚定信心、提升预期、放手发展。要多些“遮风挡雨”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,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,特别是在行政执法时,一定要多一点包容审慎,面对经营主体的“无心之失”和紧急情况下的“无奈之举”,要主动给予合法尺度内的容错空间。


共分为1页 [1] 当前第1/1页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返回顶部】
 
上一篇:持续优化数字经济生态 解锁高质量发展“密码”

版权所有 政协句容市委员会 最佳分辨率1024X768